})();
空气过滤种类繁多,按外观形状可分为颗粒类空气过滤材料、泡沫类空气过滤材料、微孔膜类空气过滤材料和非织造纤维类空气过滤材料。无论何种形式的滤材,其基本过滤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过滤效率、阻力压降(压阻)、品质因子和容尘量。
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五种,分别为钠焰法、油雾法、比色法、大气尘计重法和计数法。根据过滤效率可进一步对空气过滤材料进行等级划分,从而更直观的定义材料的效能和使用场合。阻力压降是滤材上游和下游的气体压差,由于滤材在使用过程中,持续容尘会影响气体的流通,因此,过滤材料的压阻不仅要测试其初始值,更要监测其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变化。常规来讲,随着过滤的进行,材料的压阻会越来越大,滤材在服役过程中的能耗也会随之加大。我国国标 GBT 14295-2008 规定,当阻力值增加到初始阻力值的两倍时,即视为该过滤材料服役结束。品质因子(Quality Factor,QF)是综合考虑过滤效率和阻力压降的一个性能指标,通常将其作为过滤性能的平衡指标,因此,可以说材料的品质因子越高,其过滤性能越好。容尘量是指过滤材料在服役期间所容纳的颗粒总量,以g 计算,容尘量越高,使用寿命越长。